玩偶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玩偶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文化走出去须防海外镀金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20:53:25 阅读: 来源:玩偶厂家

“走出去”点亮多彩中国文化

近期,由文化部、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国(山东)演艺产品交易会在济南举行,吸引了海内外600多个演艺机构近2000个剧(节)目前来参展推介。

国家京剧院业务部副主任成爱国介绍,目前国家京剧院正由过去多是政府公派到国外交流演出,向公益演出与商业演出相结合转变,努力探索“走出去”新路径。为了让京剧更好地走出国门,让外国观众看得懂,国家京剧院积极与国外演出团体和机构合作,量身打造外国人喜欢的剧目。

“新编《水浒传》由中日双方共同创作,通过京剧表现方式,结合日本观众特点,将故事浓缩,主要表现忠义主题,突出表现戏剧冲突。该剧赢得日本观众数次雷鸣般的掌声,随后在日本巡演了60余场。”成爱国对半月谈记者说。

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,几十年来创作并演出了众多优秀戏剧作品。《十二生肖》《小吉普·变变变》《皮皮·长袜子》等最新作品,都是与国际一流团队深度合作的。

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雷喜宁说,全新视觉舞台剧《十二生肖》由澳大利亚著名导演彼得执导,剧中既有中华传统民俗文化,又有世界环保理念,并将真人表演与三维动画相结合,人偶同台展示剧情。目前,该剧已赴澳大利亚、墨西哥、美国、日本等国演出,赢得了广泛赞誉。

“这些合作不仅使剧院保留了剧目,培养了团队,而且开拓了国际市场,传播了中国优秀文化。”雷喜宁表示。

赔本赚吆喝式“海外镀金”现象突出

尽管近年来国内文艺院团“走出去”步伐加快,但真正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纯商业演出还是凤毛麟角。其中,尤以赔本赚吆喝式的“海外镀金”现象最为突出。

“这些年,国内一些文艺院团或个人,为了提高知名度,热衷到国外搞演出。一说起来就是‘国际’、‘环球’演出,实际上就是自己到国外租个场地、免费送票请人去捧场,说白了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。”一位经常率团赴国外演出的中直院团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。

国际众多演艺团体和人士以能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为荣耀。据了解,维也纳金色大厅有水平很高的年度演出季,一般都由剧院主动对外邀请,而在演出季之外时段,只要掏钱就可以租场地演出。目前国内不少文艺团体和个人宣称登上过维也纳金色大厅,但真正由剧院邀请进行的演出少之又少,很多都是赔本赚吆喝。

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演出模式,到国外演出一般是国内文艺院团与国外演出中介机构合作,由演出方自己负责往返交通和道具运输费用,国外中介机构负责在国外的场地租赁、食宿接待费用,然后双方共同分配演出票房。

成爱国介绍,目前国内很多院团并没有遵循这一国际惯例,为了“走出去”不断放弃原则,不仅自己负担国外的场地租赁、食宿费用,票房分成比例也较低,甚至只拿到少得可怜的固定票房,失去了与国外中介机构的议价能力。

须多练内功,增强作品原创能力

中国演艺产品要想真正“走出去”,除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支持外,文艺院团自身更要加快转变,修炼内功提高艺术水平。

雷喜宁建议,政府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,通过驻外文化机构进行推介,同时加大对优秀剧目创作的资金支持力度,比如给予适当的“种子基金”扶持。此外,政府部门可多搜集和提供一些国际演艺市场的信息,及时传递给国内一线的院团,使其更好地了解国外市场。

“为了增强外国观众对京剧的了解,国家京剧院在国外演出前都穿插一些京剧知识讲座、京剧服饰展演等辅助性的交流和互动,吸引外国观众注意,拉近他们与中国文化的距离。”成爱国告诉半月谈记者。

业内人士指出,中国文化应增强“走出去”的自信,文艺院团应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,不能单纯为了“走出去”而东拼西凑,甚至把一些低俗的东西带出去,而应真正把中国的文化精品输出,宁缺毋滥。

中央歌剧院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杜锦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演艺产品“走出去”必须要在作品的思想性、文化性上下工夫。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东西,并在剧目内容和形式上加强创新,才能找到出路。

“中央歌剧院近年推出了原创歌剧《山林之梦》,我们的目标是先在国内演好,待时机成熟后,再通过商业演出的形式到国外演出,真正打响中国原创歌剧的品牌,让外国观众欣赏到不一样的中国歌剧。”杜锦对这部中国原创歌剧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。(记者 王志)

泰安定做工服

陕西定制西服

衢州定制西装